- Jan 04 Mon 2016 00:22
專訪宇宙最萌猩猩貝蒂的爸--史帝夫・安東尼
- Jan 04 Mon 2016 00:18
當孩子在公開場所大聲哭鬧
- Dec 06 Sun 2015 19:10
孩子是好動還過動?在家也能練習專注力
幼兒期孩子動不停,別過度擔憂過動
幼兒對環境充滿好奇,用「感覺」來認識花花世界,會以愛觸摸、亂吃亂咬表現。透過爬上爬下、動來跳去,從中學會控制身體,之後會更勇於挑戰。家長別老是擔心學齡前孩子過動,若沒好奇心與動機才令人擔憂,探索能力越強大腦越聰明。若孩子活動量大,只要能靜得下能玩玩具、學習有目的性,那就別擔心。滿足孩子活動量,別讓孩子成為後天的好動!
- Dec 06 Sun 2015 19:05
孩子成長需要愛,夏克立:永遠伴女成長
夏克立和黃嘉千的女兒夏天(Poppy),先前因與爸爸一同參加大陸的親子節目,可愛有禮貌的模樣加上與爸爸的逗趣的親子互動深受到粉絲的喜愛,近日夏克立於微博上PO出夏天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合照,祝福夏天寶貝六歲生日快樂,還留下最有父愛的告白:「爸比永遠陪伴你成長。」而黃嘉千也轉發說:「你是媽咪最愛的寶貝,Daddy、媽咪會陪伴你幸福的成長!」
- Nov 29 Sun 2015 21:07
過動兒用藥 5大關鍵問答
每個小孩都會坐不住、不專心,到底什麼程度叫做「過動」?什麼時候需要做評估?「吃藥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嗎?
今年四月底開始,新北市小二學生陸續收到了學校發的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全面篩檢計畫」家長自我評量表,請家長自行填寫二十七題的兒童行為量表,若得分高、家長有疑慮,衛生局可補助學生到特約醫院診斷的首次掛號費及部分負擔費用。
雖然這個「全面篩檢計畫」隨後立即改名為「評估」,仍像一顆深水炸彈,全面引爆長久來親師間、兒童心智科與非兒心科醫師間,關於過動症是否「過度診斷、用藥浮濫」的永恆論戰。網路上相關討論之激烈,呈現一種「信者恆信,反之亦然」的對立局面。
- Nov 29 Sun 2015 18:32
遊戲 動動嘴邊肉
孩子不愛咀嚼、話說不清楚,有可能是口腔肌肉不夠力,幾款簡單小遊戲,將有助於寶寶動動他的嘴巴與舌頭。
六個月左右的小嬰兒,一百CC的牛奶喝不完;一歲的小小孩不愛副食品,只想喝牛奶;三歲的孩子講起話來,還是不太清楚;上了幼兒園後,老師總是說他今天挑食......家有不同年齡的孩子,家長各有各的煩惱。但你知道嗎?這些令人頭痛的「症頭」背後,萬本同源,都是「口腔肌肉」惹的禍!
零到兩歲是口腔肌肉發展的黃金關鍵期,父母一定要多協助孩子使用口腔,讓口腔肌肉順利發展。因為口腔肌肉與孩子的臉部表情豐富性、飲食習慣的接受度、學齡前基礎的語言發展息息相關。換言之,口腔肌肉的發展,若能在發育的初期培養良好的習慣,其他的育兒、教養與教育的煩惱也將連帶減少。
- Nov 15 Sun 2015 22:56
孩子耍賴 先釋放自己壓力
- Nov 15 Sun 2015 22:48
5管道 助孩子情緒疏洪
叮叮是一個愛哭的小孩,一哭起來,可是沒完沒了,有次甚至驚動警察來瞭解是否有家暴,原來是鄰居聽不下去而報警。噹噹則是個愛生氣的小孩,而且還會生氣很久。別人看起來是一點小事,他卻可大發脾氣,哭吼打人是常有的事。
家裡有這樣的小孩真是傷透大人的腦筋,當用盡了所有知道的方法皆無效後,還真難平靜的對待這個孩子!孩子碰到挫折,有情緒產生是很正常的事。可是看到他們這麼激烈的情緒反應,不免跟別的小孩做比較:別的小孩會不會這樣呢?
- Nov 15 Sun 2015 22:45
孩子耍賴 先釋放自己壓力
- Oct 18 Sun 2015 16:22
BABY班萬聖節活動-走秀表演歌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