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溫柔堅定是關鍵
瞭解是這些現象影響著他們倆的互動後,媽媽開始採取一些行動:
首先,處理面子問題:知道擔心外界的想法是自己教育孩子的壓力源之一後,她常告訴自己:「孩子哭只是在表達他的失望,他需要時間消化及學習表達情緒。我是好媽媽,孩子的情況我最瞭解,我知道自己要教養出什麼樣的孩子。」藉由這些內在語言緩和自己的壓力,才能有客觀的教育態度。
其次,處理當下的教養問題:當小威哭鬧不走時,告訴他:「媽媽知道你真的很想要那個東西,但是我們現在沒辦法買,等下次再買,你很難過想哭就哭一哭吧!」若孩子躺地上,就直接抱起他,反正媽媽的力量比他大,然後邊走邊以語言安撫他。孩子發現哭鬧不走雖無法達到本來的目的,但情緒是被接受的。漸漸的,他減少了這個方式,反而增加了口語表達情緒的能力。
充裕時間降低壓力
最後,處理時間壓力:盡量讓自己有充裕的時間出門。但若真的很趕,也絕不讓時間成為跟孩子妥協的理由,有時甚至付出讓孩子遲到的代價,幾次下來,發現這樣是值得的。
不過,媽媽也發現,孩子有時哭鬧不走跟事情的不確定性也有關係,所以她事先讓孩子明確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買東西,而且是買那一類的東西,到時媽媽也會守信用。這時孩子雖然當下失望,但因為幾次經驗後,發現對事情可以掌握後,耍賴的機會減少許多。
全站熱搜